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营口自贸区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2022-04-01 14:43:22    来源:国际商报

“山到高处人为峰,水到尽头天是岸”

渤海岸畔,辽河入海口,“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营口自贸区,在转型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在克难中求进,实现了跨越式的华丽蜕变,正书写新的辉煌………

自2017年4月10日,营口片区正式挂牌以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和营口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辽宁自贸区总体方案》,聚焦制度创新、服务优化、市场准入、对外开放、风险防范等领域持续深耕,自贸区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发展动能全面增强,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了新路径。

创新赋能 释放自贸区改革红利

五年来,营口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建设自贸试验区,先后出台《营口片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营口片区改革开放的实施意见》等,高起点谋划自贸区建设;出台《营口片区运行管理意见》,创新实施“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营口片区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持续深化营口片区干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施身份封存、员额管理、竞聘上岗、绩效考核、优胜劣汰,为自贸区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五年来,营口片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认真扎实完成国家、省、市各项改革试验任务。建立“企业需求+专业创新部门+国家省市业务指导+咨询机构”的制度创新体系,累计形成505项创新政策、226项创新案例。其中,191项创新经验全市复制推广;59项创新经验全省复制推广;“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智能选船机制”等3项创新经验全国复制推广;“营口片区构建审管联动闭环管理新模式”等2项创新经验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简报推广。在2021年辽宁省创新成果评选中,营口片区“首创企业柔性监管模式”等2项创新成果获奖。特别是营口片区结合近年来疫情防控实际,推出线上不见面审批、全程网办的一系列创新;对进出口企业设备、原材料和产品进出实施专门“绿色通道”;创新推出“易办电”供电服务改革,通过以函代证、共享租赁、数据互通、服务共建、分类管理等方式,优化企业办理用电业务全链条流程,满足企业用电需求。

五年来,营口片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打造东北最佳营商环境。凭借承接587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独特优势,大胆探索实践。一是在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方面,绿泥石运输标准纳入《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智能选船机制,实现了通关“零待时”;实施“智能水尺计重”模式创新,对传统的水尺计重工作流程全面优化升级,船舶滞期费用从平均3.2万美元降低到了1.8万美元,有效降低了船企运营成本;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全程网上办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全程网上办,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缩短到2小时;粮食加工仓储物流区港联动新模式,实现营口综保区饲料加工企业进口原料玉米的异地存储。二是在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方面,推出一般类工业项目审批流程改革,“拿地即开工+验收”,将土地挂牌和建设项目审批同步推进,通过取消施工图审查,联合验收等方式,节约项目开工时间。辽宁省建设项目审批“一个窗口”典型经验拉练会在营口片区召开,相关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广。三是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章办理”“60证合一”,在全国首创“16+X”集成化监管模式,推出“三随机三公开”等监管方式,建立严宽相宜的监督管理体系。四是在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方面,创建“马上行、自在营”服务品牌,聚焦市场准入便利化再发力,最大程度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五是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在全省率先开展政府政务行为诚信评价工作,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妥善解决了106户企业20年来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等历史遗留问题,构建“诚信自贸区”。营口片区优化营商环境做法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平台建设 提升对外开放新能级

五年来,营口片区党工委、管委会立足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建平台、强载体、重协同,推动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开放平台建设,先后投资16亿元建设营口综保区、中央商务区、国际邮件(快件)中心等功能平台。营口综合保税区于2018年至2019年期间,一年建设期内实现申报、获批、建设、验收;2019年5月封关运营后,先后开通以易捷跨境为运营主体的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业务,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获批国家税务总局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2021年以来,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启动快件试单,进入试运营阶段;营口综保区“中心监管仓”建成并投入使用,在为区内企业节约仓库建设成本的同时,通关时间节约30%以上。二是推动营口综保区优势产业集聚,围绕保税维修和维修再制造、食品化妆品保税分装、冷链物流、粮食深加工和跨境电商五大主导产业,引入了辽宁珂思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侒琦乐器有限公司、龙泽糖业、辽宁摩讯机械有限公司、辽宁傲翔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截至目前,营口综保区累计注册企业425家,其中海关备案企业207家;2021年度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39.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2020年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位居全国B类(第109名)。三是集聚“区”“港”开放合力,制定了《组合港建设实施方案》,利用“组合港”建设模式,解决营口外贸集装箱航线不足、货物滞港时间较长等问题,丰富营口综保区口岸功能。自贸区建设与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联动,提升营口对外开放能级,初步形成了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多港联动,自贸区、开发区、园区、综保区多点支撑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辽宁省委、省政府、省自贸办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营口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得益于中省直单位、市直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密切配合与积极参与,真正把自贸区建设转化为推动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2年,辽宁自贸试验区全面开启第二个五年的新征程。3月1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进一步深化辽宁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举措。

营口片区党工委、管委会要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强化自贸试验区与港口、铁路、机场等枢纽资源的整合,更大范围释放改革开放红利,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要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建设样板区”。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市场化导向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加快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开放创新,建立服务效率最高、综合成本最低、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是要着力打造“对外开放引领区”。加快营口综保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的业务多元化开展,深入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深度参与日韩俄经贸合作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创建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加快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营口陆港枢纽重点产业园区协同发展项目申报,拓展“北粮南运”及大宗物资通道,带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三是要着力打造“经济结构调整与企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立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科技体系、金融体系,推进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建设;瞄准“四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加快重点项目引育,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整体竞争力。

转型升级 培育振兴发展新动能

自贸区制度创新与高新区科技创新联动,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营口片区出台《营口片区进一步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转型升级政策,累计兑现政策资金13.5亿元,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3.2亿元。目前,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283户,占营口市4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4户,占营口市31%;雏鹰企业34户,占营口市42%;瞪羚企业13户,占营口市41%。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工程。投入10亿元新建15万平方米的创新企业孵化器,各类创新企业梯度培育平台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3项。营口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三是实施金融创新助力产业发展工程。联合32家银行金融机构,搭建“营口金小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注册企业16740家,发布金融产品163项,放款108亿元。辽宁省首创一键无缝办理不动产抵押注销再登记业务,已为33家企业争取7.15亿元银行续贷资金,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072万元。建设营口自贸区“三贷”中心,自今年2月启动运营以来,为11户企业发放贷款9920万元。四是实施双招双引汇聚创新业态工程。五年来,截至目前,新增注册企业8745户,新企业累计形成税收20亿元。2021年,自贸区规上工业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总固投、开工项目数量分别是挂牌前的2.8倍、7.4倍、4.5倍和6倍。区域综合实力增强,带动营口高新区全国排名跃升,2020年度全国169个高新区中,营口高新区(自贸区)综合排名138位,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

“潮涌渤海千帆竞花开自贸别样娇”

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到营口片区调研时要求:“营口片区要在营商环境方面率先垂范,争做全省样板”。未来,营口片区将紧扣营商环境评价反映的突出问题,全面对标国内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围绕优化市场准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解决融资难题、营造进出口便利环境、优化法治环境等六个关键领域,靶向发力,构建马上就办、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体系,叫响并擦亮自贸区“马上行自在营”的营商环境品牌,为辽宁乃至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贡献营口自贸力量。

标签: 新业态工程 科技创新平台 自贸区制度创新 融资成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