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向更高处攀登 探寻温州产业振兴新路径

2022-04-11 09:48:04    来源:温州日报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在今年的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产业”一词总共被提及了62次。

温州产业要向更高处攀登、往更深处探寻,成为众多代表委员的共识。还有一种声音更是从未如此强烈过:在这条产业变革之路上,温州要勇于打破路径依赖,敢于打碎发展天花板!

一个多月前举行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温州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振兴。本次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温州要奋力打造集群发展、质效更优的产业新高地,切实优化“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产业体系。

产业之变,首要在于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壮大。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温州要打造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全球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领先的时尚智造基地、长三角南翼制造业创新基地。

这与市人大代表吴让大带来的建议不谋而合。吴让大共带来了3份议案,均与产业振兴密切相关。他建议,温州选准2-3个有一定基础的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投入,进行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招引,用3-5年时间形成2-3个新兴产业集群生态。

“规划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区,加快打造国际云软件谷,谋划建设中国数安港,加快打造全国性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创新园。”数字产业作为核心新兴产业,成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产业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市政协委员黄小明在提案中建言,我市应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制,推动数字化发展变革。每年梳理50家数字产业化重点企业和100家产业数字化重点企业,通过领导挂钩、技术对接等有效手段,重点发展一批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服务企业。

产业之变,重心在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尽管当前,我市对新兴产业的重视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传统产业在我市制造业产值中约四分之三的占比,意味着传统产业依然是我市实现产业振兴的压舱石。

“加速打造世界级电气产业集群,推动鞋业、服装、眼镜等轻工产业向时尚产业升级,推动汽车零部件、泵阀产业向千亿级产业迈进。”看着《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传统产业提出的新要求,市人大代表、正泰集团党委书记吴炳池感受到正泰集团作为温州电气产业龙头企业肩负的使命之重大。“正泰应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整个电气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

专精特新,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一大重要方向。在过去的五年,温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位列全省第三,但总体竞争力不强。为此,市政协委员章如海建议,推行“一企一策”措施,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提高“单项冠军”“小巨人”“隐形冠军”“领军企业”等重点培育企业的奖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发展质量,引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产业之变,关键在于全面激发产业平台活力。

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平台承载大发展。“高水平建设温州湾新区、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后五年许下的产业平台愿景。

“如何利用温州湾新区带来的新风口和新红利,发挥大平台招引大项目、打造大产业、推动大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市政协委员吴时列建议,作为温州市的新区,温州湾新区要聚焦主导产业,在立足全市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适当超前,坚持全市一盘棋,做好产业链顶层设计。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塔尖重器”。今年,我市将深化高能级创新平台量质“双提升”攻坚计划,新增创新平台10家,支持国科、浙大温州研究院等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提升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等平台能级。

市人大代表王贤俊对此建言,我市要将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放到全市科技创新战略高度来通盘思考。以共享为主题,在全市形成开放、高效的科创平台网络,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推动科创资源的高效流动,提升科创资源的空间溢出效应。

腾笼换鸟,筑巢引凤。两会擘画出新一年的奋斗路径。路径已然清晰,实干最为关键。

原标题:向更高处攀登探寻产业振兴新路径

标签: 产业集群 主导产业 重点企业

相关阅读